【长征刚结束时的毛泽东,身体虽然憔悴,但精神却很乐观】
记得长征刚结束时,中央红军人人都是衣衫褴褛,一贫如洗,日子十分艰难,这张照片恐怕就是这段时间拍摄的。连红军领导层都面黄肌瘦,更不要说战士们了。
没办法,太穷了,只好借钱,向徐海东同志借钱,徐海东同志二话不说,当即送了5000大洋,自己只留下2000大洋。就因为这5000大洋,毛泽东一直念叨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。
难道毛泽东同志没见过比5000更多的银元吗?不是的,长征开始时,苏区银行的银元与金条一共有30担,这在当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。
这说明,在长征结束时,中央红军的确十分地困难,而徐海东的5000大洋等于救了整个中央红军,也从侧面说明长征实在是太苦了。
其中最苦、最黑暗的日子是红一、红四方面军的分裂。毛泽东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。
但是后来毛泽东回忆长征时,却富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:长征,我们是扭着秧歌走完的。
并且还写了一首诗,《七律·长征》,这首诗是1935年9月,毛泽东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旋窝村写的,也许正是在拍摄这张照片的那个时候,毛泽东却写下了这首长征巅峰之作:
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
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
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也许在当时,毛泽东虽然在身体上仍然十分憔悴,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十分愉悦的,所以才可能写出这首极具革命乐观主义色彩的诗篇来。
因为,他知道,长征结束了,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也到来了,道路是曲折的,前途却是光明的